欢迎光临bet5365亚洲版 德州概况 加入收藏 加入首页 联系我们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皇明集团人才资源状况调查与“中国太阳城”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3年11月22日 13:57:42
    

皇明集团人才资源状况调查


与“中国太阳城”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太阳城’”的战略部署,9月2日至15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市委组织部、市民经委、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6部门抽调了6名工作人员组成调研组,对皇明集团人才状况进行了调研。本课题研究以2002年以来皇明集团的成长情况及各类人才的基本数据为基础,采取实地考察、专题座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考察和座谈情况,并征求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意见后,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人才资源的基本情况
    截止2005年8月,皇明集团有员工4012人,人才队伍总量为2305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57.5%,其中女性722人,占人才总数的31.3%。在人才构成方面,经营管理人才144人,占人才总数的6.3%;专业技术人才284人,占人才总数的12.3%,技能型人才1877人,占人才总数的81.4%。
    1、年龄结构。2305名人才中,35岁以下的988人,占人才总量的42.9%,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的67人,占2.9%,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21人,占5.3%,技能型人才800人,占34.7%;36—45岁的994人,占43.1%,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的54人,占2.3%,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02人,占4.5%,技能型人才838人,占36.4%;46—55岁的291人,占12.6%,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的22人,占1%,在专业技术岗位的49人,占2%,技能型人才220人,占9.5%;56—60岁的30人,占1.3%,其中,在经营管理岗位的1人,占0.04%;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2人,占0.5%,技能型人才17人,占0.7%;61岁以上的2人,占0.1%,全部为技能型人才。
    2、学历结构。2305名人才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1人,占0.04%,在经营管理岗位工作;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9人,占0.4%,在经营管理岗位的3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6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240人,占10.4%,在经营管理岗位的85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55人;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350人,占15.2%,在经营管理岗位的31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08人,技能型人才211人;具有中专学历的862人,占37.4%,在经营管理岗位的22人,在专业技术岗位的15人,技能型人才825人;具有高中学历的499人,占21.6%,在经营管理岗位的2人,技能型人才497人;初中及以下学历有344人,全部为技能型人才,占14.9%。
    3、专业结构。428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机械类235人,占人才总量的10.2%;电子类49人,占2.1%;化学类8人,占0.4%;能源类1人,占0.04%;财会类54人,占2.3%;建筑类4人,占0.2%;经济管理类46人,占2%;其他专业31人,占1.3%。
    1877名技能型人才中,行政管理361人,占人才总量的15.7%;营销230人,占9.9%;制造775人,占33.6%;技术267人,占11.6%;会计统计113人,占4.9%;品质管理126人,占5.5%;采购5人,占0.2%。
    4、职称结构。428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初级职称160人,占人才总数的6.9%;中级职称90人,占3.9%;副高级职称23人,占1%;正高级职称11人,占0.5%。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为1:3:5.3。现有1877名技能型人才中,具有初级职业资格人员650人,占人才总数的28.2%;中级职业资格860人,占37.3%;高级职业资格350人,占15.2%;技师16人,占0.7%;高级技师1人,占0.04%。
    二、皇明集团人才资源的总体评价
    (一)人才优势
    1、人才总量多,高学历人才比重大。现有人才总量为2305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57.5%。现有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50人,占人才总量的10.8%,占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58.4%,其中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在我市企业中,无论是人才占有率、还是高学历人才绝对值,都名列前茅。
    2、人才专业分布集中,太阳能及相关专业人才丰富。现有人才中,专业技术人员284人,占人才总量的12.3%,技能型人才1877人,占81.4%,93.7%的人才集中在科研、生产经营和销售服务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中,又大都集中在机械、财会、电子、经管四大类。其中机械类235人,占人才总量的10.2%,占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54.9%;财会类54人,占人才总量的2.3%,占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2.6%;电子类49人,占人才总量的2.1%,占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1.4%;经济管理类46人,占人才总量的2%,占经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0.7%。技能型人才中,大都集中在制造、行政管理、技术和营销岗位。其中制造岗位775人,占人才总量的33.6%,占技能型人才的41.3%;行政管理岗位361人,占人才总量的15.7%,占技能型人才的19.2%;技术岗位267人,占人才总量的11.6%,占技能型人才的14.2%;营销岗位230人,占人才总量的9.9%,占技能型人才的12.3%。丰富的人才资源,为皇明集团的快速发展、膨胀我市太阳能产业、创建中国太阳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支撑。
    3、人才来源广泛,队伍成长迅速。现有人才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又有具有一技之长、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下岗人员;既有全国各地太阳能及相关领域的高、中级专门人才和国外专家,又有各类大中专院校、技校毕业生。人才队伍成长迅速,2002年,引进人才65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4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人,具有本科学历的60人,具有大专(高职)学历的150人,具有中专(技校)学历的280人,其它92人;2003年,引进人才7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2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5人,具有初级职称的6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90人,具有大专(高职)学历的120人,具有中专(技校)学历的320人,其它95人;2004年,引进人才7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8人,具有初级职称的4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4人,具有本科学历的90人,具有大专(高职)学历的150人,具有中专(技校)学历的280人,其它102人;2005年1月至8月,引进人才72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5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人,具有本科学历的80人,具有大专(高职)学历的180人,具有中专(技校)学历的260人,其它88人。
    4、人才队伍年富力强,企业发展后劲足。现有人才中,35岁以下有988人,占42.9%,36—45岁有994人,占43.1%,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才占到人才总数的86%,形成了以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求知欲进取心强的青年人才为主体,以具有一定实践经验,掌握一定先进技术,充满生机和活力,出成绩、出成果的中年人才为中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5、科研经费投入大,成果多。2002年至2005年,科研经费投入分别为1000万元、12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截止目前,企业共获专利近200项,承担国家863项目4项,有些成果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在光电、温屏玻璃、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领域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二)优势原因分析
    集团成立于1995年,从一个十几人的小作坊,成长为中国太阳能行业第一品牌和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的迅速膨胀,主要得益于人才队伍的迅速壮大,得益于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开发、转化和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坚持正确的人才观,不拘一格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视人才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凡适合企业需要的就是好人才”的用人观,推行“赛马机制”,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退”的竞争模式,不唯学历、年龄和职称,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集团大区经理杨中兴,仅为高中学历,1995年入厂后,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他从一名普通工人,被提拔为组长,后到班长、主任、科长、厂长,一步一个脚印,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2004年,他又从生产岗位转为营销岗位,被提拔为大区经理。在盘活本地人才的同时,还广泛延揽引进外地人才。毕业于山东轻工学院的范建厚,在外企工作五年,后被皇明集团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所吸引,到皇明担任真空管厂厂长。根据在外企掌握的管理经验,结合集团实际,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用人机制和设备、生产、现场管理体系,使真空管厂产值、利润月月翻新。现在他已成长为集团的常务副总,2004年,他带领营销队伍建立5S店,进行全面招商,建立密集的营销网络。今年又推行三倍网络三个模式,新思路推动部门不断向前发展。
    2、重视科技创新,不惜重金引人才。科技为先导是集团多年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多年来,集团坚持科技兴企方针,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均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2%以上。集团成立了皇明中央研究院,并与中科院及国内外多所大学联合建立科研机构,从事太阳能方面的研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每年都参加市里组织的人才招聘活动,2002年至2005年,引进人才数量分别为656人、730人、712人、720人。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引进高层次人才。2002年以前,企业还没有一名研究生学历人员,到目前,已拥有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本科生240人。2003年,聘请世界镀膜王章其初博士担任皇明首席科学家,并在科研经费投入、人才配备、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优惠待遇。近几年来,先后聘请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太阳能方面的专家6人次,来公司进行玻璃镀膜、光电转换等先进技术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皇明集团的技术水平。坚实的人才支撑,使皇明集团在科学研究、技术转化方面始终引领着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潮流。
    3、拓宽培训渠道,校企联姻育人才。定向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优秀人才是集团培养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创业之初,企业就与德州电大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3年,企业与德州学院联合开办大专班及本科班,为具备学习条件的员工提供深造的机会,储备了大量人才资源。2004年,企业与华宇学院签订了定向培养人才协议,为企业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同时,企业还在山东大学等高校建立科研机构,为科研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校企共同合作,实现了为企业培养人才的目的。2003年,定向培养210人,2004年,定向培养400人,2005年,定向培养260人,业务培训2000多人次,职业资格培训140余人次,岗位培训和适应性培训3000人次。
    4、建设企业文化,优化环境留人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集团的第二条生产线,是企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人才扎根企业、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皇明集团投巨资建立了现代化的视频工作室、电视台、文化中心、广播室、图书室和员工俱乐部。先后创办了《皇明人》、《绿领》、《皇明周报》、《皇明文艺》、《皇明商道》等刊物。每年开展千名皇明人绿色环保等活动,紧扣环保节能、“经济创新”牌,大力传播绿色环保文化。丰富多彩的皇明绿色企业文化传播着皇明品牌美誉,也使皇明人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塑造皇明品牌形象奠定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缺乏系统的人才发展规划。没有与发展“中国太阳城”、“中国太阳谷”相匹配的人才发展规划;对人才需求的预测不够准确,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2、缺乏应用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目前,只有章其初等少数几位专家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生产,专业人才队伍中的研发人才严重不足。
    3、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链。人才大都集中在科研、生产经营和销售服务一线,而公共关系、资本运营、建筑设计、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4、人才队伍流失严重。2002年,人才流失145人,2003年,人才流失191人,2004年,人才流失180人,2005年1至8月份人才流失127人,分别占当年人才引进的22%、
    5、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管理队伍年纪轻、经验不足、稳定性差,与市直有关部门沟通少,人才信息不畅通7
    三、围绕建设“中国太阳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中国太阳城”和“中国太阳谷”,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支撑这项工程的关键在人才,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已成为“中国太阳城”、“中国太阳谷”的活力源泉。打造世界一流的太阳城,就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为保证。
    (一)建立人才工作机构,为建设“中国太阳城”提供良好的人才服务平台。在市“中国太阳城”推进委员会设立人才服务组,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民经委、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等部门,具体负责建设“中国太阳城”相关人才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搞好人才引进、培养、激励、评价等具体措施的实施,为太阳能产业的快速高水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制订“中国太阳城”人才规划,全力做好人才工作。根据德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结合“中国太阳城”建设的目标任务,制定“2006—2010年‘中国太阳城’人才开发规划”。在全面分析我市太阳能及相关专业现有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国太阳城”各个发展阶段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发展重点,制定实现任务目标的措施办法。在发展目标上,以提高人才素质、扩大人才总量、调整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环境为重点,根据建设中国太阳城的需要,提出人才总量、专业配置、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及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发展目标。在主要措施上,突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人才智力及国外智力的引进,人才开发机制和体制的建立,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开发以及博士后建站方面工作。
    (三)整合人才资源,建立“中国太阳城”人才资源储备库和专家群。根据建设中国太阳城的整体部署,充分调动全市现有人才的积极性,积极参与“中国太阳城”的创建工作。一是要尽快建立“中国太阳城”人才资源储备库。在我市人才队伍特别是公务员队伍中,有一批皇明集团所需的公共关系、资本运营、建筑设计、后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由于公务员不得到企业兼职等方面的限制,现有人才很难直接为“中国太阳城”建设服务。可采取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将我市现有“中国太阳城”建设所需人才情况进行摸底,建立“中国太阳城”人才资源储备库,由市“中国太阳城”推进委员会人才服务组统一安排和调度,使其成为中国太阳城建设的主力军。二是要进一步做好“中国太阳城”专家群的建设工作。对我市太阳能行业中符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呈报到省人事厅参加评审,对符合我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条件的,及时提交专家评委会。广泛搜集国内外太阳能行业及相关专业的优秀专家学者,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沟通,并通过适当的方式聘请他们为“中国太阳城”建设服务。三是建立德州专家协会太阳能行业分会。建议尽快成立德州专家协会,并同时设立太阳能行业分会。积极发挥德州专家协会和太阳能行业分会的作用,围绕“中国太阳城”建设方面的有关课题,通过举办各种高层次论坛、学术沙龙、专家会诊等活动,拓宽各类人才的视野,为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工作,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总量。要实现“中国太阳城”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人才保证是关键。为此,第一要抓紧建立紧缺急需人才信息库。将人才需求情况通过网络媒体对外公布,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在稳定现有人才队伍的同时,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质量。第二,要抓紧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德州籍大中专毕业生、全国各地应届毕业生、高新技术人才参加“中国太阳城”建设的优惠政策,在工资福利待遇、养老医疗保险、住房补助、家属子女就业上学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切实解决好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第三,认真开展好人才的“软引进”工作。通过聘请、兼职、咨询、讲学、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全国各地太阳能及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到我市开展技术指导和智力服务。充分发掘国外专家资源,积极引进德国、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太阳能技术、光电技术专家,提高我市太阳能行业的研发能力。四是努力办好各类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根据“中国太阳城”建设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办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人才招聘活动,如设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中国太阳城”建设人才专场,组织好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组织企业走出去,到发达地区的著名高校和对口高校举办招聘活动等等,切实开展好人才引进工作。办好网上人才劳务市场,利用德州人才信息网,发布“中国太阳城”建设人才需求信息,开辟人才政策、信息、服务专栏,扩大人才供求信息量,架起人才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加快我市人才中介机构建设、规范、管理和提高,运用市场机制,开展专业服务,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五)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一是继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要根据“中国太阳城”建设的发展重点,与国内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联合办学、进修交流等形式,构建人才培训网络,定向培养人才,缓解紧缺的需求,特别是要利用德州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华宇学院的优势,加强教育与产业的联合。目前我市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与新能源,尤其是与太阳能相关的相近专业,部分机械、电子、化工专业与皇明集团实际操作应用差距较大,要协调有关部门和高校为建设“中国太阳城”设立相关专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推进企业自主培训。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大力开展全员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要把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员工今后晋升的必备条件。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需要,选择合适院校和专业,支持员工参加各类培训和学历教育,积极发挥好皇明集团办学积极性,办好皇明大学。要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大力开展网络教育,扩大接受教育的范围。
    (六)不断改革创新,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力度。根据国内外、省内外人才竞争不断加剧的实际和人才政策的变化,对我市现行人才政策、制度和措施认真加以梳理,革故鼎新。要创造性地制定与建设“中国太阳城”要求相适合的,在人才待遇、户籍管理、流动方式上宽松的政策、规定,吸纳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集聚德州干事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提高我市太阳能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制定扶持政策,帮助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长期占据太阳能研究开发的前沿阵地。要突出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海水淡化、温屏玻璃等新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主管部门要积极帮助太阳能产业进行成果鉴定,并优先向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推荐,争取资金支持。设立德州市专利补助专项资金,对可再生能源企业申报的所有专利进行补助。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依据用人单位与各类人才的特点和需求,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设立吸纳紧缺人才的快速通道。对我市“中国太阳城”建设所需的紧缺人才,实行特事特办,并采取各相关部门联合办公的方式从快从速予以办理,各项优惠政策也可以协商确定。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充分依托其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载体作用,努力把其办成我市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学科带头人及技术、管理、市场等复合型人才的集聚地、培养地和扩散地。要主动搞好服务,帮助企业不断提高人才资源机构的管理水平。稳定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工作效率、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关键在于完善的政策和有效管理。为此,要积极帮助皇明集团内部建立起鼓励人才建功立业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政策和措施,提高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要主动指导企业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帮助其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制度和方法。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大力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突出事迹,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形成人人尊重人才,处处爱护人才的社会环境,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版权所有: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东风东路1566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 1024*768分辨率浏览